央广网海口3月30日音讯(记者 付美斌)在海南自贸港建造迎来七周年之际,“海南鲜品”品牌企业以热带雨林的生态基因、海洋草场的科技支撑、火山膏壤的天然优势,正构建起我国热带农业高质量展开的工业集群,彰显出“热带农业看海南”的战略担任。作为国家粮食安全与海洋强国战略的交汇点,“海南鲜品”不只成为了自贸港的一张舌尖上的手刺,更成为一份我国热带农业现代化的高分答卷。
近年来,“海南鲜品”这一省级全品类农产品区域共用品牌,已全面整合海南丰厚的农业资源,继续扩展品牌影响力。现在,该品牌已授权90家企业运用,共培养了56个农产品区域共用品牌、55个企业品牌和50个产品品牌。海南省统计局2025年1月公报显现,2024年,海南第一工业增加值达1628亿元,农产品出岛量增加64.7%,经过“海南鲜品”等区域共用品牌建造,农业外向型经济继续提质增效,为海南农产品的未来展开注入了微弱动力。
海南地处北纬18度的“黄金栽培带”,具有不行仿制的气候优势:年均气温22.5℃、降雨量1750毫米、日照时长3000小时,孕育出全国最全的热带作物图谱,包含127类生果、89种南药、42个热带花卉种类。当北方地区进入冬天时,海南反季节瓜菜已上市。农业乡村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现,海南是全国仅有能完成“四季鲜果不断档、周年瓜菜不换季”的省份,年供给全国1200万吨热带鲜活农产品。
近年来,东方市与我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协作,树立哈密瓜种质资源库,展开新种类选育和改进作业,成功培养出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本地大范围推行的新种类。现在,海南哈密瓜棚面积约23万亩,栽种面积(含复种)约50万亩,成为继芒果、荔枝之后又一“出海明星”。本年一季度,东方、乐东、陵水等地的瓜果相继“出海”,直达泰国、马来西亚、俄罗斯、加拿大、迪拜等国家。
作为海南四大名菜之首、已有400多年前史的“文昌鸡”,以其皮薄爽脆、骨香细致柔软、肉质嫩滑、肥美不腻的特色享誉海内外。近年来,在“海南鲜品”省级全品类农产品区域共用品牌推行下,文昌鸡工业已构成合力,抱团展开。2023年海南省文昌鸡年出栏量已达1.1亿只,产量到达115亿元。
陵水荔枝园的水肥一体化技能让每一滴水和每一份营养都得到高效使用,精准滴灌系统依据荔枝的成长需求,将水分和营养直接输送到根系,保证荔枝果肉丰满、汁水丰盈。
在文昌、琼海等地的南美白对虾饲养基地,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技能正在为虾塘装上“才智大脑”。这些设备24小时实时监测水质、温度、溶解氧等要害目标,并经过大数据分析为饲养户供给精准的饲养主张。饲养户只需经过手机APP,便能随时把握虾塘的动态,及时作出调整办理战略,保证对虾在最佳环境中成长。
而在潭牛文昌鸡孵化场,关闭的车间内经过科学技能手段设置的恒温环境,让文昌鸡麦苗在安全环境中连绵不断孵化出来。基地相关担任的人介绍,近年来企业不断展开技能立异,让种源、孵化等进厂房、上高楼,不只改变了本来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饲养方法相对粗豪的展开方法,也提高了抗灾才能,从全体上提高了工业竞争力。
科技的力气不只体现在种养环节,更贯穿于海南鲜品的全工业链。“曩昔海南生果‘走出去’难在保鲜,现在冷链专列72小时直达华东,全程温控差错不超越1℃。”海南省物流集团担任的人介绍,海南全力建立优质农产品分选品控中心,并结合海南省物流集团打造的冷链货运专列,以铁路加海运的多式联运系统,完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温控、包销直达。现在,经过“周班次冷链专列”,海南产热带农产品可在72小时内高效配送至华东地区,损耗率控制在3%以内,为出售端降本增效供给了坚实保证。
清晨五点,林阿婆的鸡舍繁忙起来。2000只文昌鸡戴上生物芯片,登上恒温货舱,72小时后将成为香港饭馆的椰子鸡火锅主角。在乐东佛罗镇,传感器记载哈密瓜的“糖度日记”,保证每颗瓜甜度精准到0.5%。这些数字技能,正将海南滋味变成全球通用的美食代码。
从五指山的茶园到临高的稻田,从和牛饲养到金枪鱼冷链,海南以畜禽、果品、水产、粮油、饮料和立异“六维工业矩阵”,打造我国农业的“热带范式”。依托自贸港“零关税”和RCEP方针,海南石斑鱼、金鲳鱼等单品占有香港活鲜商场41%比例;白沙早春茶和兴隆炭焙咖啡,让海南风味香飘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