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浪潮奔涌向前,中国农业正经历着从传统耕作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跨越。当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愈发强烈,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达到新的高度,农业发展不仅关乎土地的产出,更承载着守护绿水青山、保障粮食食品安全的时代使命。
在此背景下,新疆中农宏远农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以“农业产业绿色发展与循环经济”为核心理念,融合生态与智慧农业技术,推进土壤改良、智能种植,构建全链条标准化体系,实现对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致力于为农业现代化转型与乡村振兴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为三农产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刘宏远,现任新疆中农宏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与法定代表人,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校外指导教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石河子市第十一届委员,同时具备高级农艺师、乡村规划师专业职称,在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地方发展等领域多向发力。
刘宏平,现任新疆中农宏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与副总经理,金草帽刘博士,中国科学院博士,新疆农业大学硕士导师,曾任外企及大型国企首席技术官10年,20年累积田间服务120万公里,帮助550万亩种植者实现10%~30%增产;累积测试12万个新疆水、土、作物数据,并开设《高产训练营》培养出2000余名学员,专精水肥管理、营养调控及盐碱地改良。
在当代经济快速地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却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挑战。长期依赖化肥农药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土壤板结酸化,这不仅威胁粮食安全,也影响着农产品品质;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成果转化效率低,导致先进的技术难以落地;这些痛点问题,如同横亘在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重阻碍。
洞察先机,方能领航行业。出生于山东菏泽普通农村家庭的刘宏远,自幼在田间劳作中,便与土地结下深厚缘分。1998年,23岁的他虽在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开启职业生涯,却始终心系农业。2005年,转战新疆博硕思化肥的他,目睹进口水溶肥技术壁垒——以色列滴灌肥以三倍于国产的价格垄断高端市场,这深深刺痛了他。
经过多年沉淀积累,37岁的刘宏远在2012年毅然创立新疆中农宏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他带队深入塔克拉玛干边缘棉田,采集3000份盐碱土样,面对实验室里板结的土壤,立下“造出农民用得起的科技肥”的誓言。2014年,企业首个专利“酸碱平衡调节剂”问世,肥料利用率提升23%,由此开启技术攻坚之路。
在这场农业变革中,刘宏远并非孤身奋战。妹妹刘宏平,这位中国科学院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早在职业生涯初期便崭露锋芒。2005年起,她陆续在《干旱区研究》《土壤》等核心期刊发表《棉花植株氮素营养诊断及氮肥推荐指标体系的建立》《滴灌棉田氮肥用量对土壤无机氮的动态影响》等论文,聚焦西北农田养分管理难题;2008年,参与编撰《新疆棉花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专著,将新疆棉区的土壤特性与种植经验升华为学术成果。在外企与国企担任首席技术官期间,她踏遍新疆的广袤农田,积累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田间效益的宝贵经验。
2014年,刘宏平加入中农宏远任副总经理,与兄长并肩作战。同年,她主导转让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6项生物技术专利,成功在麦盖提规模化种植155亩盐地碱蓬,有关技术科普短视频收获百万播放量,将前沿科技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大众。在国家重大农业科学技术项目“农田肥水协同精准施用研发技术及应用”中,她勇挑西北区小麦玉米高产攻关重任,推动50万亩示范田实现5%~15%的增产突破。此后,兄妹二人携手前行,2023年8月联合举办“新疆作物高产高峰论坛”,邀请150余位行业专家共同见证“五真服务”模式落地,将科研成果与服务理念深层次地融合,为农业生产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全产业链布局是刘宏远破解农业发展难题的关键策略。一方面,他凭借前瞻性的眼光,在新疆石河子、吉林长春等五地设立生产基地,构建起跨区域协同发展的版图,实现从农业生物合成技术研发到农业科学技术传媒的全链条覆盖,打破地域限制,整合产业资源;另一方面,创新推行“产前-产中-产后”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将生产标准深度融入品牌建设,塑造出“标准即品牌,品牌即价值”的核心竞争力,以严格规范提升产品的质量与市场认可度。更重要的是,依托生物技术推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搭建起“种植-加工一再利用”的循环经济闭环,通过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体系,为提升农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提供坚实支撑,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在这样的产业架构下,若想让全产业链实现高效运转,必须找到强劲的核心驱动力。而科学技术创新,正是宏远农业科学技术锁定的关键答案。为此,公司积极推动与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等科研院校的深度合作,聚焦于土壤改良与智能种植研发技术。借助传感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土壤肥力、酸碱度等指标的实时监测与精准调控。其中,自主研发的“疯子菌”复合微生物菌肥在喀什盐碱地改良中成效显著,配合“酸立方”土壤调理剂,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助力棉花产量与品质的双提升。此外,AB酶、蚯蚓酶氮素、氨基酸叶面肥、高产素等系列新产品,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多元化技术解决方案,进一步巩固了企业在农业科学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有了前端技术创新的坚实基础,产业链的中游与后端协同则成为价值转化的关键环节。在产业链中游,公司运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搭建起农产品溯源平台,实现农产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增强消费者信任;同时构建供应链金融体系,为产业链各环节注入资金活力,保障产业稳定运行。在产业链后端,通过建立完善的农业废弃物收集、处理与再利用体系,将秸秆、畜禽粪便转化为有机肥与生物质能源,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进一步巩固了“生态闭环”的发展模式。
2020年,疫情的冲击让农资流通陷入困境,中农宏远订单量骤减。面对危机,刘宏远迅速带领团队开辟线上销售渠道,强化冷链物流体系,仅用半年时间便恢复市场占有率。他还亲自带队深入田间,采集12万个新疆水土作物数据,研发出适应特殊时期需求的产品,帮助农户渡过难关。2021年,他发起“五真服务”理念,以更精细化的服务推动企业改良50万亩土地,实现年产值增长20%。
与此同时,刘宏平在危机中敏锐捕捉新机遇,开创农业发展第二曲线月,她大胆尝试开通高产线上课程,成为农业技术线上付费培训的先行者;次年1月成立石河子市金草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探索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品变现+线下产品营销售卖”的创新商业模式,首年即实现高产知识产品销售30万元。2023年,她策划的首届“金草帽丰收节”吸引超300位南北疆学员与农户参与,同年12月举办的17场线下交流活动,更让近千人受益于高产经验分享。她研发的强酸性滴灌肥技术成功攻克滴灌堵塞难题,推广面积达30万亩。凭借线上线万元肥料销售,知识产品销售额达50万元。到2024年,金草帽团队发展为8人精英队伍,线上高产训练营付费学员突破2000人,知识产品销售达150万元,带动线万元,成功构建起农业科学技术与数字营销深层次地融合的商业体系。
时光匆匆,岁月沉淀硕果。新疆中农宏远农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历经十余载深耕细作,以实干笃定前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发展答卷。截至2025年,企业已形成固定资产约3.6亿元、年产值5.4亿元、年利润约4300万元的经济规模,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与发展韧性。
在科研创新领域,企业持续突破技术壁垒,构建起坚实的技术护城河。目前已斩获9项国家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另有10项专利待申请、100余项技术处于储备阶段,并持有55个注册商标,同时承担着多项国家及省市重点科技项目,成为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
企业的总实力获得了市场与行业的双重认可。在资质荣誉方面,成功取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兵团“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同时荣获中国新型功能肥料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2024年农业产业化师市级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中国化肥绿色环保企业等荣誉称号。于行业地位而言,企业担任石河子化肥商会会长单位、新疆土壤与肥料学会理事单位,并与中国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共建“产学研联合研究基地”。品牌建设成果显著,“酸立方”“滴灌二铵”“多聚纯”三大品牌获得中国著名品牌认证;全国售后服务先进单位、政府采购优秀供应商等荣誉,充足表现其服务品质的优势。作为新疆智慧农业水肥一体化一站式服务平台,企业通过了四大管理体系认证,获工信部认可并持有多项行业资质。
一方土地的肥沃,是无数耕耘者用汗水浇灌的结晶;一个产业的兴盛,离不开坚守者对品质与责任的执着。刘宏远与妹妹刘宏平扎根农业领域十余载,将匠心精神贯穿于每一次实践,以科技赋能土地,以情怀服务农民,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着绿色农业发展的新篇章。他们始终坚信,农业的振兴,在于让土地永葆生机,让农民收获希望,让产业蓬勃发展。
在绿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新疆中农宏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始终以匠心打造品质标杆。企业构建起严格的全流程品控体系,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每一批产品都要经过多道检测工序,确保全部符合国家绿色农资认证标准,不含任何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为农业生产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正是凭着这份对品质的执着坚守,企业产品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成为绿色农资领域的行业典范。
依托可靠的产品质量,中农宏远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兄妹二人共同携手搭建起“金草帽”农业技术推广平台,带领团队背着设备、揣着教案,走进希望的田野。2000余场农技培训,将新技术送到农户家门口;2000余名乡土人才学成归来,成为促进乡村发展的骨干力量;超18万份土壤数据、10万份水质样本的采集分析,凝结着技术团队翻山越岭、走村入户的心血。
他们为全国数百万亩耕地量身定制改良方案,通过“公司 + 基地 + 农户”的合作模式,在各地建立起标准化种植基地。刘宏远统筹全局规划产业布局,刘宏平则深入田间手把手教农户使用农资、指导田间管理、帮忙对接销售渠道。这一模式,不仅让贫瘠土地重获丰收,帮助农户增收致富,更让许多普通农民成长为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让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有了“主心骨”。
展望未来,中农宏远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清晰且坚定的规划。全疆“首家”农业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一期聚焦核心技术突破,联合高校科研力量,升级生物菌肥、生物农药生产线,减少化学品使用;同时研发生物饲料添加剂,从源头上提升畜禽产品安全标准。这些技术攻坚的背后,离不开刘宏平带领科研团队的日夜钻研。二期规划进一步深化产业生态构建,针对新疆特殊环境开展生物育种,培育高产抗逆农作物品种;运用等离子纳米技术优化氨基酸产品,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进畜禽粪污及秸秆资源化利用项目,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打造智慧农资仓储集散中心,保障区域农资供应稳定。为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加速产业升级,公司已入选兵团预上市企业名录,兄妹二人正与专业机构紧密合作,全力推进2027年上市进程,力求通过资本赋能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加强完善绿色循环农业产业链。
从田间垄亩到产业集群,从技术攻坚到服务万家,中农宏远的兄妹团队以脚步丈量土地,用双手播撒希望。十余载栉风沐雨,他们如拓荒者般深耕不辍,将荒芜变为沃土,让科技扎根田野。这份矢志不渝的匠心,不仅托起了农民丰收的期盼,更点燃了乡村振兴的火种。未来,他们仍将以躬耕之姿,继续书写农业振兴的壮丽长卷,让希望的田野永远焕发勃勃生机。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